翻页   夜间
唐音阁 > 全家穿:扛着键盘去逃荒 > 第133章 竣工
 
沈清远还是第一次看见罐子发出红色的光。
“这黄色上面果然还有别的颜色,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比红光更高一级的。”
“等以后慢慢试呗。”
沈圆圆对颜色等级这事没啥兴趣,她只要自己不是幸运值最少的倒霉蛋儿就行。
不过...
“不过老爸,我发现这东西有点问题。
它给的幸运值每天清零,就相当于我们想要增加幸运值就要每天不停地给它投新的东西,这么一来,每天三样物品,还得是有价值的物品。
咱家不是很快就得被扔空了?
这系统是不是在变着法的回收我们空间里的现代物品啊?”
沈清远还是第一次考虑这个问题,想了一会儿说道:
“那咱们下次试试拿点古代的东西进去,看看能不能放到罐子里兑换幸运值就知道是不是你猜的这回事了。”
父女俩商量完,沈清远随便扔了样东西换了一点幸运值就出去继续挖土。
他得先把媳妇儿交代的任务给完成。
这山上的土,冻得梆硬,沈清远挖了一个时辰都没凑出来一麻袋,没等沈清远挖完媳妇儿需要的数量,系统群聊里就出现了沈圆圆的信息。
圆宝儿:爹,快回来!县衙来人了。
沈清远一看,立马拎起铁锨往家冲。
这还挖啥挖,赶紧回家是正经!
崔主簿派来的衙役在徐里正的陪同下找到了沈清远家。
在得知沈清远并不在家之后,衙役由徐里正和沈正禄陪着在沈清松的房间里喝茶聊天,等沈清远回来。
茶叶是沈圆圆从空间里找出来的苦荞茶,他们家到是还有好茶,毛尖龙井碧螺春,之前老爸的战友来做客送了不少给他们,可是不敢拿出来啊。
小衙役在喝完第三碗热茶之后终于坐不住了,起身说道:“既然沈秀才不在,那我与秀才公子说也是一样的。
这是结案文书,你们家作为苦主需要在这里签字画押。”
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递给沈正禄。
沈正禄接过仔细查阅起来,小衙役在旁边补充说:
“那仨人贩子已经招供,这已经不是他们初犯了。
之前有少量的流民过来,被他们抓住几个小孩卖给了山里自己不能生育的人家。
尝到甜头之后这三人就开始盯上了落单的小孩,专门拐了孩子去别的县城卖。
我们主簿大人已经跟县令大人汇报过此事了,他们交代出来的隔壁镇上的暗门也被抓了一批,能找回来的良家女子都已经送回各家,不过那些外地户籍的女子就...”
衙役似是不忍在往后说,想也知道,那些女子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。
就连那几个良家女想必回去也是过不到什么好日子。
沈正禄在看到文书上写的“腊月初一,斩”几个字之后,心里那口憋着的气才算是舒出来。
再次看一遍文书,确认上面只有写明苦主“靠山屯沈氏清远及其家人”,并未提及娘亲和妹妹的闺名,沈正禄才回房取过纸笔,利落的在纸上签字画押。
将衙役送出小院,沈奶奶装了一罐子自家做的酸菜炒肉丝送给衙役。
阎王好过小鬼难缠,跟这些衙役打好交道还是很重要的。
等沈清远赶到家的时候,衙役已经出了靠山屯。
沈正禄对父亲汇报说:
“文书我看了,没什么问题。
那几名犯人被判腊月初一问斩。衙役说这种死刑犯都是要押送到县里统一处决的。
若是我们想看行刑,需要自己去河口县。”
“行刑有什么好看的,血呼啦的,看完再做噩梦。
娘,给你!这是我挖土的时候从旁边抓到的三只小野鸡,小是小了点,好歹也是口肉。
把我之前拿回来的小蘑菇拿出来泡上吧,晚上咱吃小鸡炖蘑菇~”
谁知沈奶奶没有看见肉的开心和意外,反而是劈头盖脸给了沈清远一顿骂。
“吃吃吃,一天天的就知道吃!
人家禄哥儿还知道看会儿书练练字,你这从出门到现在我看你就没摸过书本!”
沈奶奶指着沈清远的鼻子骂,她也不知道这老三是咋了,从前最是书不离手的人,现在天天光想着吃这吃那。
之前忙活家里盖房子的正事也就算了,这眼下不忙了也不见他着急看书,她真是跟着上不起的火!
沈清远高呼:“我冤枉啊娘!
这不是一直在忙活家里这一摊子事儿呢么!
那小子啥也不管,当然有时间看书了,我这忙里忙外的张罗,累的我晚上睡觉直腰疼,您不心疼心疼我还总骂我。”
说完一脸伤心模样,回了自己的屋子。
看着三儿子这副样子,沈奶奶还真以为自己的话说重了,求助的望向一旁站着的三儿媳。
“没事儿娘,等晚上小鸡炖蘑菇一端上桌,他准保就好了。
走,我帮您一起做饭去。”
夏芸娘拉着老太太去厨房,收拾野鸡这事她不在行,还得让大嫂给帮个忙。

婆媳三人很快为家里的晚食忙碌起来。
这农家就是这样,每天做完早饭做午饭,做完午饭做晚饭,一天就这么围着灶台混过去了。
一日三餐,一年四季;
柴米油盐,时光流转。
接下来的几天,老沈家的房子就跟按了快进键一样,一天一个样。
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被推倒,碎石块和灰土被一车车运出去,看着青砖比预计的还剩下不少,沈清远把原本两间的主屋扩建成了四间。
两个打算住人的房间里起了火炕,另外两个房间则是让老瓦匠给建的火墙。
“石头叔,这两个房间都帮我做两面火墙吧,您看看这管道要怎么安排比较好?”
他媳妇儿还准备在这屋种植反季节蔬菜呢,温度不能太低了,多建一面火墙屋子温度会更高一些。
老瓦匠吧嗒口烟袋锅子说:
“你这屋不是要做灶房?那灶台直接靠墙垒,我给你留出来两条烟道,接到东西两面火墙上去。
到时候你烧火做饭就可以直接烧火墙了。
最好是在买两块铁板子回来安上,等夏天不想烧火墙了,铁板子扒拉下来把通风口一堵,就不怕这屋热的进不来人了。”
“行,就按您老说的办!一会儿我就去镇上买铁板子去!”
等沈清远把四块铁板买回来,老瓦匠把它们安到预留的通风口处,留出来一个小机关把铁板封进烟道里,这可以控制屋内温度的古代“半自动化空调”就算是完成了。
等门窗都安好,剩下上房梁这最后一步的时候,这房子就算是基本竣工了。
上梁这天,老沈家16口人都换上了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干净衣服。
这回没敷衍的摔碗听响儿,而是特意去镇上买了一挂鞭炮回来。
等四个村里的壮汉在老瓦匠的指挥下,把系着红丝带的主梁抬上去时,沈正康就在院门外点燃了三叔买回来的炮仗。
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,主梁被顺利安装好。
沈清远和沈奶奶拿着装着糖块的布袋子,站在门口给来恭喜看热闹的老乡分发糖果。
这里面有沈清远买回来的饴糖,还有沈奶奶放进去的黄冰糖,和沈圆圆偷偷掺进去的小酸酸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